長期使用高血壓藥 罹癌風險增加


作者:周明訓


 


【大紀元20130329日 訊】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2012年公布的資料指出,全球每3個成年人當中,就有1個罹患高血壓;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統計,國內高血壓患者高達430萬人,從這些數據看來,高血壓可說是現代人最普遍的病狀之一。


 


紐西蘭梅西大學分子生物學博士、長期研究高血壓的陳志明提醒民眾,近年來許多研究指出,高血壓患者長期使用高血壓藥,容易引發癌症。


 


陳志明說明,加拿大醫學家從1995年~2010年間,以一百多萬高血壓患者案例進行分析,發現高血壓患者罹患肺癌的比例相對比其他癌症來的高;在這份高血壓與癌症的研究中,發現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抑制劑(ACEI鈣離子阻斷劑(CCB這類高血壓藥物,會明顯導致肺癌。


 


芬蘭科學家研究,長期使用高血壓藥物,恐罹患前列腺癌!這項大型研究追蹤19952002年,以24,600多位芬蘭男性高血壓患者為樣本,驚訝的發現這些高血壓患者比未服用高血壓藥物者,明顯罹患前列腺癌。


 


陳志明還舉了美國研究報告為例,在2011年發表的一份全面性分析心血管藥物造成癌症機率的研究發現,高血壓藥物血管收縮素受體阻斷劑(ARB)會增加致癌機率,而像是利尿劑高血壓藥則是會引起特定的癌症疾病,特別是婦女使用利尿劑高血壓藥物4年以上最為明顯。





陳志明強調,ARB類高血壓藥和ACEI類高血壓藥,以及利尿劑類高血壓藥,都是常用的高血壓藥物,利尿劑更被列為高血壓患者的第一線用藥,「許多研究已經發現,這些藥物會引發癌症,心血管患者在使用這些高血壓藥物的時候,就要評估斟酌使用;而醫師在開立這些藥物時更應斟酌。」


 


陳志明介紹,心血管疾病包括:心臟病、低血壓、高血壓、高血糖症、中風、心肌梗死、血栓、動脈硬化等,又稱循環系統疾病,主要疾病因素為心臟和血管(動脈、靜脈、微血管),高血壓藥物是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用藥,幾乎都是透過擴張血管、降低血液體積(利尿劑類高血壓藥的作用),以減緩心血管疾病的威脅。


 


為什麼長期服用上述高血壓藥恐會增加罹癌機率?陳志明說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大部分心臟功能都不會太好,但是現有治療心血管疾病的藥物——高血壓藥物為大宗,並不完美,因為高血壓藥物的作用機制會使血液供給更不足,心臟功能更加衰弱,導致心血管疾病患者身體細胞缺氧,並提供癌細胞溫暖的成長空間,促使癌症腫瘤的形成,因此長期使用高血壓藥將容易導致癌症發生。


 


陳志明指出,心血管疾病用藥導致癌症的關鍵就是「缺氧」,因此像是這類會明顯導致身體缺氧的高血壓藥物,必須有更突破性的發展,必須透過改變治療的作用機制,從加強心臟力著手,才是正本清源、有效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