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廠行銷手法影響醫師開立處方


 


藥廠人員為了推銷產品,往往 從 醫師身上打主意,然而這樣的推銷行為,是否會影響醫師的專業判斷?許多醫事人員可能會否認,但根據近期兩份研究發現,藥廠銷售人員可 能影響 醫師開立處方的選擇。


 


藥廠人員為了推銷產品,往往 從 醫師身上打主意,然而這樣的推銷行為,是否會影響醫師的專業判斷?許多醫事人員可能會否認,但根據近期兩份研究發現,藥廠銷售人員可 能影響 醫師開立處方的選擇。


 


第一份研究刊登在大眾圖書科學期刊「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 journal PLoS Medicine」即詳述各種藥廠人員與醫師「搏感情」的方法,包括贈送網球拍、小說、70年代搖滾樂、流行雜誌、旅遊紀念品、文化或宗教象徵品等;對於講求證據的醫師們,則以提供其轉載、翻印的醫學文獻;對於經常使用他們藥品的醫師們,以邀請他們擔任講師,或者補助其教育獎學金的方式回饋之。主要研究者Adriane Fugh-Berman表示,醫師通常認為自己很聰明,但他們忽略其實自身缺乏相關訓練以辨識藥廠的行銷策略。


 


另一份研究為針對1995~1999年醫師使用癲癇藥物gabapentin(廠牌名:Neurontin)的調查分析,Pfizer公司因其非法促銷藥物使用於非適應症用途,被處以2億美元罰金,這項調查包含116名藥廠人員與97位醫師,他們發現將近46%的醫師,在接受拜訪後,不僅增加使用藥物的頻率,建議同僚使用的頻率也增加。值得令人注意的是,這樣簡短的拜訪可能最長不超過五分鐘,即能產生立即的改變,影響醫師將藥品使用於非適應症用途。而且,除了贈送藥品,他們通常會帶禮物、午餐、新筆、咖啡兌換券,讓醫師在不知不覺中受惠,產生微妙地改變。


 


 


目前國內對於醫師與廠商的規範僅有「醫師與廠商間關係守則」,尚處於道德勸說階段,但我們認為道德勸說是不夠的,甚至是忽略事實的消極作法,站在保障病人安全的立場,我們認為政府應正視此現象,制訂相關法規,避免病人淪為商業利益下的犧牲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