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潰瘍、制酸藥物
不宜長期服用




2004/03/22 民生報】【記者胡恩蕙/報導】




許多消化性潰瘍患者為了避免潰瘍復發,會繼續吃藥保養,但國泰醫院胃腸科醫師劉禎炅指出,胃藥不建議長期使用,一方面因為抗潰瘍、制酸的藥物,會和其他藥物產生拮抗作用,影響其他藥物吸收,另一方面長期使用這些藥物,對腸胃健康恐產生不利影響。



劉禎炅說,長期使用抗潰瘍的第二型組織胺受體拮抗劑,會抑制胃酸分泌,導致分泌胃酸的細胞萎縮,引發萎縮性胃炎;臨床上就常見長期吃胃藥的年輕人,在胃鏡照射下,明明是年輕人的胃,卻因胃黏膜萎縮看起來像是老年人的胃,機能已經減退。




 




許多人胃不舒服時,都習慣吞顆制酸劑中和胃酸,減緩胃部不適,但劉禎炅說,長期吃制酸劑會使胃酸減少分泌,因為胃酸具有消毒殺菌功用,胃酸分泌不足會使腸胃道細菌增多,引發腸炎或腸黏膜病變。



現在常用來治療腸胃潰瘍的質子幫浦阻斷劑,消滅幽菌、治療潰瘍的效果比傳統藥物更好,但由於藥效強,抑制胃酸、導致腸胃細菌增長的效應也越強,因此醫師建議民眾,一旦潰瘍治好,幽門桿菌也根除,就不要再服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