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藥物到底幾種?-還有飯前?飯後?傻傻分不清楚
2010/03/31 14:20
問:
我家中有糖尿病的長輩,醫師開立長期的口服糖尿病藥物來控制病情,然而我看糖尿病藥物有很多種類,甚至有的要飯前吃,有的要飯後吃,老人家又會常常忘記,請問為什麼糖尿病藥物要分飯前飯後呢?如果忘記吃想起來要趕快再補吃嗎?
答:
有關這個問題相信同時也是許多民眾的疑問,明明同樣是糖尿病藥物,有的就要規定飯前吃,有的則要隨餐吃,還有的又要規定飯後吃,很容易忘記也令人感到有點麻煩,其實會這樣區分是因為糖尿病藥物的藥理作用類型不同,為了讓藥物的治療效果最好所建議病人的服用方法,這次我們就以民眾常見的口服糖尿病藥物為例子做一簡單的介紹。
一般糖尿病病人除了較嚴重需直接注射胰島素針劑外,通常都是以飲食及搭配口服糖尿病藥物來治療,口服糖尿病藥物大致上依作用方式可分為
(1)促進胰島素分泌的藥物:
較常見的藥物有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的Glimepiride (Amaryl)、Gliclazide(Diamicron)、Glibenclamide(Euglucon)、 Glipizide(Minidiab)等;Meglitinids類口服降血糖藥的Repaglinide(NovoNorm),這些藥物通常會建議在 飯前服用,讓藥物促進胰島素的分泌能在進餐後發揮好的效果。
(2)增加胰島素作用的藥物:
常見的藥物有Thiazolidinedione類衍生物的Rosiglitazone(Avandia)、 Pioglitazone(Actos)等,這類藥物也是建議空腹服用或與食物併用效果較佳。
(3)降低糖類吸收的藥物:
常見的藥物有α-glucosidase抑制劑的Acarbose(Glucobay),此類藥物則建議隨餐服用,作用為經抑制胰、腸中分解醣類之酵素而延遲醣在小腸的吸收速率,可以降低糖尿病患的飯後血糖值使糖尿病人的血糖數值獲得較好的控制。
(4)雙胍類藥物(Biguanides):
最常見的藥物即Metformin,這類藥物有抑制食慾體重下降、延緩腸道吸收葡萄糖,抑制肝臟葡萄糖的產生同時增加身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等多種作用,在治療上很常搭配其他類的糖尿病藥物一起使用,建議則是在飯後立即服用。
由於糖尿病的藥物種類很多,在治療上醫師也通常是依照病人的情形來給予一種或多種藥物搭配控制,所以也就常出現藥要飯前吃、隨餐吃、飯後吃的情形,基本上這些要求都是以藥品能發揮最佳藥效的前提下建議病人的服法,能遵守當然對於病情控制上效果最好,對於真的忘記時間服藥的病人,基本原則是:想起來時應儘快補服,但若已接近下次服藥時間,就不用再補服,下個時間點也記住不要服用雙倍劑量去彌補,尤其是糖尿病藥物更需要特別小心,三餐飲食最好都能定時定量,否則如果沒有進食仍服用糖尿病藥物很容易有低血糖的危險,這點是有在使用糖尿病藥物的病人應該十分提高警覺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