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研究:抗憂鬱藥沒療效 還有副作用


 中國時報  2008.02.27 鍾玉玨/綜合廿五日外電報導


英國一項醫學研究發現,憂鬱症病情較輕的患者服用百憂解等「選擇性血清促進素再吸收抑制劑」(SSRI)類的新一代抗憂鬱藥物,療效不會優於安慰劑;就連重度憂鬱患者,服用SSRI抗憂鬱藥後,病情改善程度也非常有限,而且能否歸功於抗憂鬱藥,仍有待商榷。


 


由赫爾大學(University of Hull)心理學系教授克希(Irving Kirsch)領導的研究團隊針對「百憂解」(Prozac )、「速悅」(Efexor)與「克憂果」(Seroxat)等常見抗憂鬱處方藥的四十七個臨床試驗之結果進行綜合分析後推斷,抗憂鬱藥劑對大部分憂鬱症病患並無明顯臨床療效,對許多患者的效果與無作用的安慰劑相同。


 


對病情較輕患者效果如安慰劑


上述綜合分析刊載於最新一期《PLoS醫學》(Public Library of Science:Medicine)線上期刊。


 


研究人員認為,抗憂鬱藥看似對重度憂鬱患者有效,其實是因為這些病患在臨床試驗期間,對安慰劑較無反應,而非對抗憂鬱藥有顯著反應。


 


克希說,不論是服用抗憂鬱藥或安慰劑,患者憂鬱症改善程度並無顯著差異,顯示憂鬱症患者可以不靠任何化學(藥物)治療,就可以好轉。他接著說,除非病情嚴重,又找不到其他替代療法,否則沒有理由開立抗憂鬱藥給患者。


 


服用SSRI抗憂鬱藥在英國極為普遍,儘管官方用藥指南強調,這類藥物不該是中度憂鬱患者的首要治療方式,但百憂解等處方藥二○○六年在英國仍突破新高,醫界開立了三千一百萬次,金額將近三億英鎊(約台幣一百八十億)。


 


克希表示,他是根據資訊公開法案,取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中藥廠的數據,針對五千多位憂鬱症患者之四十七個臨床試驗所得數據所做的綜合分析,無疑對目前英國精神科醫師濫開抗憂鬱藥給病患的現象提出強烈質疑。


 


恐有自殺傾向、失眠等副作用


SSRI抗憂鬱藥劑也有若干副作用,包括病患服用後會有自殺的傾向,輕者則出現焦慮、失眠、噁心、頭痛、嘔吐等症狀。在英國,自一九九年以來,服用克憂果而自殺的憂鬱症患者已超過五十人。而在美國,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也要求克憂果藥商在包裝盒加註警語。


 


但克希強調,儘管服用抗憂鬱藥的療效不大,不過病患切勿自做主張, 應先與 醫師諮商後再行定奪。


 


另一方面,藥商反駁克希研究團隊所做的推斷。克憂果生產商葛蘭素史克藥廠表示,這個研究分析的數據樣本過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