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談泌尿道感染 本文作者 德昌中醫 何宗融 醫師
泌尿道感染,通常會出現的症狀包括:
頻尿、尿急、夜尿、排尿疼痛、灼熱感、小便尿不乾淨、尿液呈現混濁狀、尿中帶血、下腹部或後腰部疼痛
泌尿道感染以西醫的說法就是,細菌侵犯到腎臟、膀胱或其它尿路而造成的發炎現象。
中醫認為會形成泌尿道感染的主要原因是下焦濕熱
所謂下焦濕熱就是濕氣、熱氣蓄積於腎臟及膀胱
●體內的濕氣、熱氣從何而來?
一、感冒或中暑不愈
中醫視感冒為外感六邪(風、寒、暑、濕、燥、火)所致,大部分體內的濕氣、熱氣就是因為感冒未完全治愈,因此蓄積於體內。
二、不正常的生活及飲食習慣
臨床上習慣憋尿、常熬夜、心情鬱悶或嗜食辛辣厚味及水分攝取不足(導致體內缺水)…等等,都容易導致上火,體內的火氣如果沒有排掉,久了也會造成熱氣蓄積於體內
三、腎氣虛
不正常的飲食習慣,如:過服冷飲、嗜鹹、嗜食大魚大肉或縱慾過度、長期熬夜,皆會導致腎氣虛(腎的能量不足);也有少數患者是先天(遺傳)腎氣本虛,此種患者算生活作習及飲食習慣皆正常,體內的濕氣、熱氣仍然不易排除
濕氣、熱氣如果積在下焦(腎及膀胱)會阻礙下焦氣血的運行,血液循環不好就像空氣不流通一樣,容易導致環境潮濕悶熱,因此容易上火(即西醫所謂的發炎),而導致泌尿道感染。
西醫把感冒視為細菌及病毒的感染,把泌尿道感染視為細茵感染,因為西醫只相信儀器看得到的東西,西醫太過依賴機器,太過相信「眼見為憑」,以現代的科技無法看到濕氣、熱氣,也無法對其進行量化,所以,西醫就認為它不存在,認為是謬論。
就像人體的「氣(能量)」,以現代的科技也看不到,所以西醫也不相信有「氣」的存在,其實「氣」無所不在,體內的每個臟腑器官都有「氣」,才有辨法進行它的生理功能,不然肝為何能夠解毒?心為何能夠跳動?脾為何能夠消化吸收?
肺為何能夠呼吸?腎為何能夠排毒?
以肝的能量,「肝氣」為例
大家都知道熬夜會傷肝,假如你三天三夜不睡覺,此時你的肝氣(能量)一定會秏損,肝氣虛之後就會引起肝血虛,所以,你一定會覺得精神恍惚、頭暈、嗜睡、疲勞,此時去找西醫治療,西醫一定會做一連串的理學檢查,如果檢查的結果肝指數正常、血色素也正常、一切都正常,西醫就會告訴你:你很好、你很健康、你沒事,但你明明就覺得很不舒服啊,怎麼會這樣呢?為什麼西醫檢查都沒事呢?
因為,西醫的理學檢查,通常都要等到很嚴重時才檢查得出來,剛開始尚未嚴重時,檢查都正常,才熬夜三天,肝細胞還沒完全受損,肝氣還沒消秏殆盡,所以肝還沒開始發炎,所以檢查都正常,因為以現代的科技還沒有辨法檢查出所謂「肝氣」的強弱
再舉一個例子
臨床上,很多心臟不好(心氣虛)的患者,常常會感到心悸、胸悶、喘、呼吸不順、頭暈、四肢冰冷...等等,此時去做心電圖檢查,如果還沒有很嚴重,心氣尚未秏損殆盡,檢查出來的結果也是”一切正常”,但這些不舒服的症狀對患者而言是確實存在的啊
這就是西醫的盲點,也是中醫和西醫最大的不同,所以,西醫的理學檢查請參考就好,不要太過相信
中醫治療泌尿道感染,是依“辨症論治”為原則,視其症狀,酌情採用化石去濕、利尿通淋、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的方劑加以治療,用藥上則視患者體質的不同稍做加減
如:氣虛的人,加強補氣藥
血虛的人,加強補血藥
血瘀的人,加強活血化瘀藥
脾胃虛弱,加強補脾胃藥
腎氣虛,加強補腎藥
濕氣重,加強利水化濕藥
熱氣重,加強清熱解毒藥
臨床上如果遇到泌尿道感染
用中藥來治療效果快又有效
西醫的所謂的細菌其實就是中醫的濕氣、熱氣
只是西醫看不到也檢查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