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發腹痛 半下瀉心湯一包取效
德昌中醫 何献章 醫師 病歷
本病歷由 何宗融 醫師 整理
李小姐,年約25歲,身材略瘦
今天陪其母親來診所看診
平時很有朝氣而且很活潑的她,今天看起來心情似乎不太好,一臉痛不欲生的表情,一問之下才知道原來她是肚子痛
現症如下:
腹痛的性質不是絞痛而是比較偏向”抽痛”,無腹瀉之情形,口不乾也不苦,她本身常常就容易肚子痛,今天有吃胃乳片後疼痛有稍微減輕。
當下看她腹痛的頗為嚴重,痛到手一直壓在腹部,面部表情頗為痛苦,以乎為按壓腹部就會覺得較舒服。
腸胃科是我父親的專長,所以她便請我父親(即何献章 醫師)幫她看診
我父親問診之後當下開了單一複方即半下瀉心湯15g 3x3
此患者如果是由我看診,我一定會開小建中湯
我的思路如下
因為患者”常常會腹痛”這就提示了脾胃本虛弱
而且此次痛的性質是偏向”抽痛”
小建中湯的芍藥,是專門在治療此種痙攣痛的
而且患者手一直壓在腹部,提示可能為虛寒痛(因為按壓則舒)
故當下覺得父親所開之藥效果應該不會太好
提醒患者下禮拜陪其母親回診時,要告知服藥的狀況
下禮拜其母單獨回診,說:「她女兒吃了那一包藥後,還沒走到家裡腹痛即癒!!!!」 (他家離德昌中醫約三十步的距離)這下才令我心服口服
問父親為何會開半下瀉心湯??
父親說:
一般小建中湯之適應症為虛寒腹痛,虛寒腹痛的性質為”腹痛綿綿”,但此患者腹痛如此劇烈,所以判斷不是虛寒腹痛,當下判斷為急性腸胃炎,故開半下瀉心湯。要記住,患者手放在腹部,並不代表一定是”按壓則舒”,有些人是痛到手自然就會放在腹部。
一般教科書上都有提到,腹痛可以用按壓腹部來判斷虛實
即條文中:病者腹滿,按之不痛為虛,痛為實
個人認為此方法不一定準,有時按了還會被誤導,所以現在如果沒時間的話都不按了,目前心得如下
★按壓不痛一定為虛,此時有可能為當歸芍藥散(特點是少腹悶痛)及小建中湯症
★按壓疼痛不一定為實,虛寒腹痛也有可能按壓會更痛!!(如大建中湯証)
大建中湯條文如下: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衝皮起,出見有
頭足,上下痛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筆者問父親,治療腹痛為何不用小柴胡湯呢??半下瀉心湯不是治療痞症(腹滿不痛)的嗎??
小柴胡湯於<<傷寒論>>中條文如下:
1.傷寒五、六日,中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默默、不欲
飲食,心煩、喜嘔。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或腹中痛,
或脅下痞鞭,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熱
者,或咳者。小柴胡湯主之。
加減法
(1)若胸中煩而不嘔,去半下、人參。加栝蔞實一枚
(2)若渴,去半下。加人參,合前成四兩半、栝蔞根 四兩
(3)若腹中痛,去黃芩。加芍藥 三兩 。
(4)若脅下痞鞭,去大棗。加牡蠣 四兩 。
(5)若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去黃芩。加茯苓 四兩 。
(6)若咳者,去人參、大棗、生薑。加五味子半升、乾薑 二兩 。
2.傷寒陽脈濇,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者,先與小建中湯。不差者,與小柴胡湯主之。
照此患者之情形看來,似乎選用小建中湯或小柴胡湯較為合拍
因為為半下瀉心湯於<<金匱要略>>中是治療痞證的,「痞」即腹滿不痛之意
半下瀉心湯條文如下
1.嘔而腸鳴,心下痞,半下瀉心湯主之。
2.婦人,吐涎沫。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
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半下瀉心湯主之。
父親說:他的經驗就是急性腹痛用半下瀉心湯效果最好!!!純粹是他三十多年來的經驗。
★還記得多年前某次我女友也是突發腹痛甚,記得她當時也是痛到整個人呈卷縮樣,當時她的手也是痛到放在腹部,當時我也是給她吃半下瀉心湯,也是一包見效,藥剛入口不到五分鐘腹痛即癒!!所以可見父親的經驗是不會騙人的。
當然腹痛的證型有很多,不可能每次用此方都可取效,但如果是”不明原因”的突發腹痛,用此方治療似乎有效率可達70%以上。
所以有時候不得不佩服他老人家的經驗,俗說話得好:「盡信
書,不如無書」。到現在我還是不了解,為何治療痞証的半下
瀉心湯,每每用於患者腹痛也可取效呢??
其它關於腹痛常見的條文如下:
1.本太陽病,醫反下之,因而腹滿時痛者,屬太陰也,桂枝加芍藥湯主之。大實痛者,桂枝大黃湯主之。
2.婦人婦中痛,小建中湯主之。
3.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
4.傷寒,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腹中痛,欲嘔吐者,黃連湯主之。
「但願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德昌中醫診所
台中市北區原子街125之6號
TEL:22022013 22017701
門診時間:星期一、三、五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