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藥物的潛在危險----你不可不知


2009/08/27 17:21


 


 


      


瑞典研究學者今天表示,用來減緩憂鬱、焦慮和睡眠問題的鎮靜劑和安眠藥等處方藥物,可能讓年長者的自殺風險提高四倍。


 


一份針對瑞典戈特堡(Gothenburg)和兩鄰近城市年長者自殺問題的研究顯示,抗憂鬱劑、抗精神病藥劑、鎮靜劑和安眠藥似乎使老年人更可能自殺。


 


另外一則報導,生產抗憂鬱藥 --克憂果 --著名英國藥廠被美國紐約州檢察長起訴,原因是藥廠隱瞞抗憂鬱藥物會導致病患自殺的嚴重副作用。其實這類案件已經並非第一次了,今年三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就警告 全球 醫師,許多抗憂鬱藥物都會造成自殺或暴力攻擊的副作用。雖然仍有許多精神科醫師否認這些副作用或者試圖以其他說法掩飾,但種種現象實在值得我們要謹慎思考抗憂鬱藥物的濫用情況。


       


最著名的抗憂鬱藥物--百憂解早在上市前的研究階段就已有內部報告證實具有導致自殺的副作用,可是藥廠同樣地隱瞞百憂解的這項副作用,大肆鼓吹其療效,讓全球的醫師與病患們相信它的安全性,成為最暢銷的藥物。直到其副作用的報告紛紛出現後,才揭露了這類抗憂鬱藥物的危險性以及某些藥廠的惡行。


 


台灣近年來自殺率急遽攀升而且年齡層不斷下降,非常可能跟抗憂鬱藥物的鼓吹與濫用有密切關係。藥物可能會造成憂鬱症患者有更強烈的自殺衝動,或者,出現暴力傷害的行為,而使得原本只是情緒低落的問題惡化成不可挽回的悲劇,衛生署相關單位實在應該調查研究有多少比例的自殺或傷害個案是正在服用精神治療藥物的。


 


另外一項值得注意的是治療過動症的藥物,這類藥物是與安非他命類似的精神興奮劑,同樣具有暴力傷害或自殘的副作用,美國多起校園槍擊案件都有人質疑與此類藥物有關。


 


這些精神藥物在台灣已經有嚴重的濫用情形,甚至在一些醫療院所中,舉凡減肥、感冒、頭痛、關節酸痛、胃潰瘍...等等非精神藥物的適應症都被給予抗憂鬱藥物處方,這其實大多導因於國際藥廠的不實宣傳與誤導使得國內醫師們被蒙蔽了,難怪那位紐約州檢察長會說這些生產抗憂鬱藥物的藥廠是「詐欺慣犯」。


 


近來有一些團體與精神醫師們在鼓吹青少年患有憂鬱症,並且鼓勵接受抗憂鬱藥物治療,是否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新一波青少年自殺潮或者更頻繁的暴力傷害事件,實在令人擔心。


 


根據學者佛朗克(Richard Frank)最近發表在「健康事務」(HealthAffairs)雙月刊的研究報告,美國成年人服用精神治療藥物者在1996年到2006年之間增加一倍。


 


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學者佛朗克的研究報告指出,在2006年,美國每10位成年人就有人有服用抗精神病藥物或是治療癡呆症藥物,而兒童曾服用治療精神異常藥物者的比例大約是1/20


 


許多自殺、謀殺案當事人都曾服用「專一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抗憂鬱劑)」至少數日。


 


例如:


(1)1999420日,哈里斯(Eric Harris)在科羅拉多州的可倫賓高中


( Columbine High School )犯下謀殺罪案,當時他正在服用Luvox


(抗憂鬱劑)


 要求美國聯邦調查------有關校園槍擊與精神科藥物的關係。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 2 


校園槍殺案的兇手,幾乎都吃過精神科藥物,難以接受的事實。查明真相,加以反擊。


(2)最近美國八起校園槍擊事件都在精神科藥的影響之下,維吉尼亞


兇手Cho Seung-Hui趙承熙也在服用抗憂鬱藥。


 


(3)20090312日,德國西南部小鎮溫南登一名17歲提姆(Tim)的


年輕人在校園和街頭瘋狂射殺15人後飲彈自盡。他去年開始因為憂鬱


症接受治療。


 


200511月,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了一個對Effexor ER(速悅持續性藥效膠囊)-抗憂鬱劑最新標籤,註記它可能導致殺人的想法。


(4)200509月,治療倪敏然的精神科醫師陳國華,也是常期服用抗憂


鬱劑,最後自已燒碳自殺身亡。


精神科醫師終於坦誠精神科藥物使人自殺


 


(5)200847日,台中縣明道中學學生跳樓自殺案,死者是該校高三


生,警方查知她患有躁鬱症,長期服藥。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1


據估計抗憂鬱劑已導致63千起自殺案件,甚至有五歲小孩。


查明真相,加以反擊。


 


精神科藥物的真相 3


 


◎精神治療藥物的有害副作用


1.百憂解(Prozac):抗憂鬱劑,


副作用:焦慮、不安、失眠、體重減輕、想自殺。


 


2.贊安諾(Xanax:鎮定劑;


一種抗焦慮用藥,副作用:暴躁、衝動、健忘、暴力行為。


 


3.利他林(Ritalin:興奮劑;


一種過動症用藥,副作用:失眠、痙攣、緊張、沮喪、想自殺。


 


醫生對治療精神異常藥物的處方大幅增加,顯示民眾更容易得到這方面治療的協助。在2000年以前的30年之間,美國的精神治療醫療費用增加一向有限。自從2000年開始,這方面的費用大幅成長,主要就是藥物的處方大幅增加。


 


研究報告指出,在1996年,美國人花費在治療精神異常的醫療費用平均每人每年是40美元;到了2006年就增加到148.56美元。


 


1996年到2006年之間,醫師開給成年人治療精神異常藥物的處方增加了73%,開給兒童的處方則增加了5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