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腐米粉好嚇人!一碗下肚就過量


【華人健康網 記者蔣文宜/台北報導】 2011年10月31


愛吃傳統米食製品的人,當心吃下過量防腐劑!台北市衛生局公布抽驗米粉、米苔目、粄條、糕及粿類等米濕製品,檢驗結果發現,共4件過量添加防腐劑及過氧化氫。其中一家檢出苯甲酸每公斤高達5.19公克,攤商配合度不佳,將處315萬元罰鍰,甚至撤照處份。


 


台北市衛生局8月份抽檢各傳統市場、麵攤及製麵店等地點抽驗米粉、米苔目、粄條、糕及粿類等55件米濕製品,其中檢出4件產品不合格,分別為1件米粉、3件粄條(含粿仔條),不合格率7.27%。當中苯甲酸含量每公斤高達5.19公克的防腐米粉,是來自「三水街市場東113攤」所販售,目前衛生局正在追查米粉製造來源。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日容許攝取量為每公斤5毫克,以60公斤 成人計算,每天最多可攝取300毫克,若以這件不合格含有每公斤5.19公克超量苯甲酸的米粉來估算,只要吃到57.8公克以上,相當於一碗米粉的份量,就已經超過每日攝取的安全上限。


 


台北市衛生局藥物食品管理處長陳立奇表示,苯甲酸俗稱安息香酸,容易與水蒸氣一起蒸發,食入人體後,大約在 915 小時內會被身體代謝並從尿中排出,若在標準使用範圍內,應不致對人體有害,但過量食入苯甲酸,則會刺激腸胃道引起胃痛,甚至會對肝、腎產生危害。


 


1「香之原美濃粄條」違規使用則被檢出去水醋酸,這屬於防腐劑中毒性較強的一種,作用在於可使產品保存更久,且更Q、更蓬鬆,又不會影響食物本身的風味,但依據規定去水醋酸只能用於乾酪、乳酪、奶油及人造奶油,且因過量添加會損傷肝、腎功能,一般食品皆不准添加。


 


還有1件「粿仔條」使用的己二烯酸則屬於毒性較低的防腐劑,食入後會代謝成二氧化碳及水,依現行食品添加物使用範圍有限量規定,不可隨意添加於食物中或過量使用。


 


消費者應如何安心食用傳統米製品,陳立奇提醒,應選用有包裝且標示完整的產品,烹調前建議用清水浸泡40分鐘,使大多為水溶性的防腐劑能盡量釋出,再將浸泡水丟棄,以減少殘留量。由於米濕製品屬於高水活性產品,常溫下極易使微生物繁殖,衛生局呼籲,業者經生產後,於批發、零售或供麵()攤使用時,應盡可能冷藏保存於7 以下,並採「先進先出」原則,以維持產品的新鮮與品質。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on93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