餵玉米 美牛吃到腸子都掉出來了
作者: 劉于甄 | Yahoo!奇摩 – 2012年3月15日
瘦肉精讓人心惶惶,但真正可怕的是美牛飼養方式,為了便宜好吃不計代價!綜合來說,餐桌上的牛肉,是以下東西的綜合體:玉米、穀物+動物屍體+雞糞+抗生素+荷爾蒙+瘦肉精 …… 一個合成怪物。
口感肥滋滋、油花分布均勻的美國牛,從小被關在飼養場內,以玉米、小麥為主食,輔以大量高濃縮蛋白來餵食。食物和環境雙管齊下,牛肉中的脂肪含量快速增加,口感變得更肥美好吃。
只不過,牛隻天然的消化系統是設計來消化草料,而非穀物和高蛋白。這樣的飲食攪亂了牛的腸胃系統,經營牧場20年的李曼(Howard Lyman)曾出書爆料:
「這種因食物改變而導致的消化壓力,讓我的許多牲口都受到陰道和直腸脫垂的折磨,原本應在體內的器官,被擠出體外……,我曾花費無數時間,把25磅的牛器官塞回牠們體內,再把傷口縫合。」
更糟的是,「集約畜牧」造成牛隻間不斷交叉感染,業者只好以抗生素來抵擋。2000年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抗生素市場的最大客戶,正是養牛業者。
李曼也坦承,隨著牛隻抗藥性越來越強,他只好每隔30天換打另一種抗生素,而且劑量越打越高。要知道,肉牛的飼育期至少14個月,這當中,美國牛成了名副其實的藥罐子。
為了在最短時間內達到體重,牧人在飼料中加入營養劑,成分是:動物屍體加雞糞。美國平均一年飼養約9千萬頭肉牛,75%是以動物屍體來加強營養,我們吃的牛,也正狼吞虎嚥的吃著動物屍體研磨成的飼料。
摻動物排泄物製成營養劑的做法,也很普遍。美國畜牧業一年製造1億6千萬噸排泄物,轉手回收利用是最經濟實惠的方式。舉例而言,阿肯色州全部農場的牛,每年要吃掉50噸雞糞混合黃豆殼的營養素。牧人滿意的說,吃下這些營養劑的牛,「看起來肥得像一顆顆奶油球。」
這些營養劑,讓牛成了貨真價實的「肉食動物」。直到狂牛病爆發後,專家指出,牛隻食用「反芻蛋白質」(反芻式動物提煉的蛋白質)是罪魁禍首。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才趕忙禁止使用。也就是說,牛終於不再吃牛、綿羊等反芻動物的屍體,但是,豬、馬、雞等非反芻動物的屍體和血液,仍然被偷偷加入牛隻的營養劑內。
業者還不忘讓牛隻上屠宰場前一個月,使出最後一招:添加瘦肉精。讓牛肉表面的白色紋路油不僅美麗又均勻,同時兼具軟中帶彈的豐富口感。
瘦肉精的出現,是全球第十大藥廠禮來公司為了抗氣喘而研發的藥。經過試驗後,發現改善氣喘的功效並不好,反而用在動物身上,能達到極高的換肉率(飼料經過餵養後,轉換成肉的比率)。然而,動物吃下瘦肉精後,開始嘔吐、發抖,寸步難行且倒地不起。截至2011年3月,美國已經有21萬8千隻豬,因服用瘦肉精死亡或生病,危險程度遠高於市面上其他動物用藥。
當牛肉不再天然純粹,而是一種連畜牧業者自己都說不清楚的混合物,瘦肉精就變成僅是美牛問題中的冰山一角。得過諾貝爾獎的美國生物醫學專家普力斯諾,都曾公開宣稱他不敢吃美國牛肉。
做了20年的牧場主人,曾擁有上萬畝農田和數千頭牛隻的畜牧大亨,李曼為美國的畜牧業下了一個註解:「我們的使命是要克服大自然,而我們發現,自己的確可以做到——只要毀掉土地,而且把我們自己也跟著一起毀滅掉,就可以了!」
留言列表